Pages

Subscribe:

2011年12月13日 星期二

教育方面的科技演進(History of Tech in EDU)

先從一個有意思的YouTube影片談起,看看教育方面的科技演進:洞穴壁畫、講學、紙、抄書、鉛版印刷、公共教育(教室有黑板與書)、視聽時代、資訊時代、電腦時代、互動年代。





洞穴壁畫 (Cave Drawings)


講學 (Pythagoras Academy)


紙 (Paper made in China)


抄書 (Manuscript Transcription)


鉛版印刷 (Gutenberg Printing Press)


公共教育 (Public Education) - 教室有黑板與書


視聽時代 (Audiovisual Age)


資訊時代 (Information Age)


電腦時代 (Computer Age)



互動年代 (Interactive Age)


其實,身為現代教師的我們有非常豐富的資訊與資源可以運用,希望這場演講能提供給大家一些新的靈感善用最新的資訊科技讓教學更有意思。


現代的蘇格拉底會怎樣實施Socratic Method

依據Wiki科學月刊的說法,所謂"蘇格拉底教學法(Socratic Method)"就是教師只負責提出問題,然後在討論與批判之下,不斷地修正觀念,所有的答案都必須由學生自己提出來。教師用一連串相關的問題,去激發學生思考,舖成一條探求真理之路(the way of truth)。

如果蘇格拉底生在在這個時代,可能會用什麼方式來實施他的教學法呢?或許手機、平板、電腦都可以成為協助他與學生問答的工具吧!






是的,Socrative這個平台就是提供這樣的解決方案,讓老師在課堂上的提問可以彙整學生透過手機或電腦所做的回應,並能提供給老師統計結果(詳見Socrative介紹影片Harvard實施影片)。一班50人以下的課程都可使用,而且是完全免費的。







首先,老師應該到t.socrative.com註冊一個帳號來用,然後以該帳號登入,會看到您的room number(如左下圖的12341234,這個號碼也可以在"My Profile"下執行"Change Room Number"自訂一個別人沒用到的號碼),這個號碼要公告給學生知道。

在上課之前,如果您有預先規劃了一些問題,可以在主選單這裡執行"Manage Quizzes"下的"Create a Quiz"功能(以電腦瀏覽器或手機App來執行Socrative的功能操作方式都相同)。


製作的問題類型有兩種:選擇題"Multiple Choice"或問答題"Short Answer",點選第一題您要問的類型,然後就能開始輸入您的問題"Question"、選項"Answer #" (而且可以先勾選設定正確選項)。完成一個問題的輸入後,可以再次點選下方功能,安排第二題的類型並輸入內容,依此類推。


像這樣事先完成題目製作,就能在課堂上直接引用該組問題進行提問。執行"Star Quiz"開始,從下拉選單選擇問題,然後決定進行"Student Paced Quiz"或"Teacher Paced Quiz"。


所謂的"Student Paced Quiz"方式,是提問開始進行後,學生就可進入該room number進行回答,而且每回答完一題就自動出現下一題,直到這一組的問題都回答完。於是老師端就能看到有哪些學生連線進來完成回答。


所謂的"Teacher Paced Quiz"方式,是提問開始進行後,老師可以控制一次只出現一個問題,學生進入該room number回答完一題則必須等待,直到老師端控制開始進行下一題。例如,下列畫面是停留在這一組問題的第一題,老師看到學生都回答第一題填上名字了,再按"Send Next Question to Students"來進行下一題。




至於學生端的操作也是執行手機App或以電腦瀏覽器連線到m.socrative.com,輸入老師告知的room number進入回答。由於這個系統並沒有提供建立學生名單或任何學生帳號控管方式,所以其問題製作時,會自動幫我們產生第一題問題就是請學生回答填上自己的名字(見右下圖)。


在第二題之後就是老師所擬的題目了,學生回答一題之後會出現訊息告知其回答是否正確,然後再點選"Next Question"進行下一題,直到所有問題都完成。




而在老師端若看到學生都完成回答了,就可以點選"End Activity & Send Report"功能,結束這組問題的進行,並由系統自動寄出一封mail內含結果記錄的xls檔。若寄到的是Gmail信箱,就乾脆直接以Google試算表開啟就能保留在Google Docs了,看到這樣的一份學生回答統計結果,後續自己可以再利用試算表功能進行一些整理分析,這樣是不是非常方便呢!




但如果上課前沒有事先製作問題也沒關係,老師可以在課堂上以口頭提問,然後在主選單點選"Multiple Choice"、"True/False"、"Short Answer"三者其中之一,直接讓學生進行選擇、是否、問答的回答方式,學生們會看到單一問題的回答畫面,而學生們完成回答之後一樣由系統寄送統計記錄給老師保留。而這個平台還在主選單內建一個"Exit Ticket"功能,這個其實就是定義好的一組問題,用來在課程結束時問學生其收穫如何?問題包含:How well did you understand? What did you learn? Please solve the problem on the board.  

有了這樣的平台輔助,老師們都能更有效率進行蘇格拉底教學法了,不是嗎?

除了Socrative這個平台,還有EduwareClick SchoolTest Wizard Mobile也是這類的App(不過這些是要收費的),Polldaddy則是以往在Web上就很好用的線上問卷平台(可用Cookie與IP限制一人投一票、最後的結果則可輸出成CVS或XML),而現在則還有iPhone與iPad版的App




另外,在國外其實也有很多學校於課堂上採用Twitter來讓師生進行討論,可參考這兩個影片:The Twitter ExperimentAcademic Excellence in 140 Characters



Dr. Rankin, professor of History at UT Dallas, wanted to know how to reach more students and involve more people in class discussions both in and out of the classroom. Then she made this experiment - Twitter in the Classroom.




This is a video created by Dr. Rey Junco1one's student to summarize the research we conducted on the effects of Twitter on student engagement and grades. To assess differences in engagement and grades, they used mixed effects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 models, with class sections nested within treatment groups. Analyses of Twitter communications showed that students and faculty were both highly engaged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in ways that transcended traditional classroom activities The journal article summarizing the study is available online.

用Google Docs試算表進行U化點名

若有老師想要使用手機在課堂進行點名,可以考慮使用Attendance這個App,經過簡單的設定就能將自己Google帳號內的Google Docs試算表用來儲存點名記錄,這樣的做法等於是把Google Docs發展成特定的雲服務。

出席

首先,在自己的Google Docs新建一個試算表文件,並且到學校的課程管理系統將選課名單(Excel檔)中的學生資料複製到這個試算表。在此建議可以參考下圖將序號等資料複製到E欄之後,這是因為Attendance這個App會使用C,D欄記錄缺席遲到統計數,而只用A,B欄則無法完全記錄序號、系所、年籍、學號、姓名等欄位,所以乾脆將這些學生資料挪到E欄之後放置。



接著,就開始執行手機上的Attendance程式,第一個畫面只是提醒要注意欄位的安排使用,第二個畫面則輸入自己的Google帳號密碼。



正確登入之後,就可以看到先前你已經在Google Docs建立的試算表檔名,點選之後,Attendance會自動判斷標題列(右下圖顯示其判斷前述試算表的第1列為標題)。



然後,選擇要在點名時呈現的欄位(這個例子選擇了學號與姓名)。接著,Attendance也會自動判斷第一筆學生資料所在列(右下圖顯示其判斷前述試算表的第2列開始即為學生資料)。



最後, 為此點名簿命名,然後Attendance就會連上Google Docs將該試算表進行一些初始化設定(就是將C,D欄位設定計算公式才能在日後進行點名時做統計),這個動作視記錄人數多寡而執行時間不同。



回到Google Docs來看,就可以看到該試算表每一筆記錄的C,D欄位被設定計算公式而顯示出數值。不過,我們看到這個例子的C欄Absences數值一開始是"5",好像是錯的,畢竟還沒開始點名怎會有缺席次數呢,其實這是因為我們將學生資料放在E欄之後(而非依原設計規定要放在A,B兩欄),而Attendance又將E欄之後做為缺席記錄之用,所以一開始才會計算成每個人有5次缺席(因為學生資料共5欄),這不影響程式的執行,以後自己注意減掉5才是真正的缺席次數。



於是,使用手機Attendance來點名,就只要點擊學生名單,就會切換狀態為Absent, Late, Present。完成點名之後按下右上角的Submit送出該次點名記錄存到你的Google Docs試算表。如果在點完名送出結果存到Google Docs之後發現學生出席狀況需要異動,還是可以打開這個App,在需要異動的學生名字上長按一段時間,就會跳出選單,可以選擇"Mark Last Absent as LATE"或"Mark Last Absent as PRESENT"以修正前一次的點名記錄。


回到Google Docs來看,就可以看到被點到缺席或遲到的學生資料之後欄位加上了該日期記錄,每點一次就會往後增加記錄欄位,而遲到記錄則會標示"LATE"。







更進一步,參考Principalm

Principalm



用Eventbrite實施活動報名與U化票卷

隨著社交網絡和社交媒體的騰飛,越來越多人是通過好友的分享而了解到Eventbrite代理的各種活動Eventbrite在打造社交商務的另一個重要部分:賽事及現場活動門票銷售。就讓我們來瞭解其中的一些功能:


Eventbrite提供管理者的手機App可在Android Market下載:

Entry Manager



另外一個同樣可進行活動報名與U化票卷的是MogoTix,也是值得參考運用。


MogoTix









其他相關的App,可以做為在這方面應用規劃之參考。



EventBoard

Eventboard for Conference Attendees:
  • Quickly find interesting sessions
  • Create your pesonal agenda
  • Always know what is happening next
  • Never get lost with the conference floor plan
  • Receive alerts when sessions change
  • Stay in the know with the conference news feed
  • Stay social - read conference related tweets
  • Free download for iPhone, Android and Windows Phone 7
Eventboard for Conference Organizers:
  • Earn more - showcase your sponsors
  • Create your own session feedback survey
  • No more waiting with instant survey results
  • Push important information to all attendees
  • Plan accordingly - view planned attendance
  • Customize the look to match your brand



至於,運用在工作職場的出席打卡管理App (TsheetsTimeForceAboutTimeSAASDeskTime),並不是與此類應用有直接關係,但或許還是有些設計功能值得參考。

智慧型手機或平板的簡報投影方式


奇揚網科的核心技術MirrorOp(Mirror Screen and Operation鏡像遠端操作)可以將 PC、平板或手機的完整系統投影到電視、投影機或是其他顯示器上出來,原本支援的平台限於Windows及Mac作業系統,現在擴展到iPhone、iPad、Android、BlackBerry等手持裝置(可參考網站介紹各平台操作的示範影片)。MirrorOp使用方式是將發送端的螢幕影像透過無線網路傳送到另一個接收端螢幕上,另外還能反過來由接收端控制操作發送端裝置。(連播放YouTube都還蠻順暢的,試試看吧!只是有網友的經驗是投影很久之後會拖累cpu速度,要再重新執行才會回復原本的速度。 )


    應用程式包括MirrorOp Sender(發送端程式)以及MirrorOp Receiver(接收端程式),Windows版的Receiver程式完全免費,Sender程式在Android Market下載的是免費試用版(只能播放5分鐘就會中斷傳輸而必須與Receiver重新連線)。在手機安裝MirrorOp Sender,在電腦安裝MirrorOp Receiver(再把電腦接上投影機或大螢幕顯示器),將手機與電腦都是連上同一台無線AP,先啟動電腦端Receiver程式,再執行手機端Sender程式找到Receiver並點選連接,就可以將手機畫面即時傳送到電腦。




    如果要在課堂或演講使用如此投影方式,建議到業者網站付費9.99美金購買Sender註冊序號,就不限定連線5分鐘中斷播放,雖然一個序號僅能在一個設備上註冊使用,但可以在前一個設備取消註冊回復成試用版,就能將同一個序號用在另一個設備註冊。


    另外,這個系列產品還有接收端的硬體解決方案(如下圖的多媒體無線投影接收器AWIND WGA-210McTiVia),也就是直接將接收端的功能整合在一個看起來像是無線AP的硬體上。

              


    只要將這樣的多媒體無線投影接收器以VGA或HDMI連接到投影機或大螢幕上,就不必再使用一台電腦當作接收端。


    多媒體無線投影接收器接上電源後,就會在螢幕上顯示下列畫面,先將手機的WiFi開啟並連上這台內建的無線AP(下圖左下角顯示這台SSID為"WPS"),再執行手機端Sender程式找到這台接收器並點選連接,輸入畫面左上角顯示的動態密碼,就可以將手機畫面即時傳送到電腦。



    另外,我們可以在顯示畫面的左下角得知接收器的動態IP(為了安全考量所以每次開機都是不一樣的動態IP),有需要則可以使用瀏覽器連上這個IP進入其設定頁面,將連接的網路參數加以設定,譬如接收器若是接上有線網路就要正確設定IP與DHCP才能上網,另一種方式則是設定AP Client透過另一台無線AP上網。








    However, Android is an open system with different display/frame-buffer designs for various kinds of devices.  MirrorOp sender needs to access frame buffer so you must "root" your android device on the most cases. As we know, forum.xda-developers.com and rootandroid.net update such kinds information peroidly. In our experiences, the following method is workable.